歡迎來到隨州市曾都醫院 進入專題
24小時急救電話:0722-3324120 120-2 電話:0722-3314666
繼續教育
科教簡訊
教學園地
表格下載
健康教育



交通位置

門診安排

預約掛號

醫保服務

患者服務

體檢中心

當日掛號

報告查詢

體檢報告


隨州市曾都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2022-09-01                     瀏覽次數:2425

 
為落實湖北省衛生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實施細則,進一
步提高我院衛生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加速醫學人才的培養,促進
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加強繼續醫學教育規范管理,根據有
關文件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現制定本方案。
一、繼教的目的
衛生技術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是繼醫學院基本教育之后,加強
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由之路,是以學習新理論、新知
識、新技術、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教育。繼續醫學教育的目的是
使衛生技術人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不斷補充、更新、拓寬、加深專
業知識,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并使繼續教育和職稱晉升、
聘用緊密結合,把參加繼續教育轉變成自覺行動。開展繼續教育作
為單位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二、范圍和對象
全院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具有初、中、高級衛生專業技術
職稱的人員均為繼續醫學教育對象。
三、內容和形式
繼續醫學教育內容豐富,專業層次繁雜,為做到系統性、連續
性、實用性,繼續教育的內容要突出“三性”、“四新”,即針對性、
實用性、先進性,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按照初級、
中級、高級三個層次進行。
1、初級衛技人員繼教的內容為兩部分,一是新畢業生或具有
師級職稱的衛技人員,參照衛健部門關于規范化培訓等有關規定,
以晉升中級專業技術職稱標準為目標,進行以“三基”(基本理論、
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的繼續教育內容;二是士級職稱的初級
衛技人員,由單位主管部門根據師級專業技術職稱標準及執業注冊
要求,結合本崗位實際需要制定繼續教育內容。
2、中級衛技人員的繼續教育以副高級專業技術標準為目標,以學習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四新”知識為內容,注意針對性、先
進性的實用性,積極學習和應用新技術、新方法。
3、高級衛技人員以本專業、本學科先進水平為目標,開展以
更新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內容有:本專業的綜述,以“四
新”為內容的學術專題講座、報告、科學研究、發表論文、出版著
作等。
4、繼續醫學教育可采取以下幾種形式:國家級、省級、市級
批準的繼教項目;專題講座、專題討論會、專題講學班、學術會議、
學術講座、疑難病例討論、臨床病理討論、技術操作示教、長期或
短期專業培訓班、研討班,為醫學繼續教育提供教學授課;引進應
用新技術、新方法,發表論文、出版著作或譯文,科研立項、科技
成果推廣、獲科技成果及科技進步獎;專業進修,住院醫師規范化
培訓以及參加其他納入學分管理的繼教項目等。積極開展遠程繼續
醫學教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豐富繼續教育資源,提高繼續教
育的可及性、擴大覆蓋面。
四、學分授予和要求
根據省衛健委印發的《湖北省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和學分登
記管理實施細則》,把繼續教育項目分為 I 類和 II 類學分。
I 類學分是由國家、省醫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審批認可的繼續
教育項目; II 類學分是由市衛健委、市醫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審
批認可的繼續教育項目,醫院有計劃組織的繼教培訓項目和其他形
式的繼續教育活動。
衛生技術人員每年都要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每人每年最低
必須取得 25 學分,其中 I 類學分 5-10 學分,II 類學分 15-20 學分,
I 類、II 類學分不可互相替代。
五、組織管理、經費管理
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小組,由分管院長、科教科、醫務科、護理
部、院感辦、質管辦、公衛科、人事科、市場部以及各醫療醫技科
主任組成。分管院長負責全面工作,日常工作由科教科負責。建立健全繼續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多渠道籌集經費,切實把繼
續教育工作列入衛生事業經費預算,做到??顚S?,保障繼續教育
活動的開展。
六、具體方法
堅持院內培訓和院外進修學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終
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術。
㈠制定培訓計劃
每年一月制定醫院年度繼教培訓計劃,包括院內培訓、選送進
修、短期培訓等形式的繼教計劃;省市級繼教項目以上級通知申報
時間為準;科室參照制定出適合本專業需求的培訓計劃。
㈡分工協作落實計劃
各成員科室要在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下,
按照繼教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學習工作。院內繼教培訓實行院、科兩
級培訓方式,分工協作完成。
院級培訓:指編入《醫院年度繼續醫學教育培訓計劃》內的和
上級衛健部門批準的,在臨床教室或互聯網線上面向全院衛技人員
進行的繼教培訓。
科級培訓:指各科室按照自定計劃對本科衛技人員進行的培
訓。(詳見《醫院分類分級培訓及授分指南”)
1、院級培訓辦法
為適應省繼教委新繼教管理平臺對開展繼教項目流程的要求,
由科教科與申辦科室協作開展項目培訓??平炭曝撠煏展ぷ鳎ò?
括前期的組織策劃、培訓文件資料、會場布置;中期培訓圖片的采
集、影像攝制、評估等;后期培訓資料整理裝訂、學分審核、宣傳
等工作。)
申辦科室負責聯絡授課專家、PPT 課件、授課專家簡介(電子
版)等準備工作。授課專家簡介應提前 2 天提供給科教科,便于制
作宣傳資料。
參會人員要提前 10-15 分鐘到場、按時退場,保持會場肅靜,記好學習筆記,會后在科室交流學習。
2、科級培訓學習辦法
利用周二晚或其它時間,以本科室業務學習培訓為主(詳見指
南Ⅱ類學分計算方法),可形式靈活多樣。各科室要將學習的內容
記載在科室“業務學習登記本”上,學員有相應的學習筆記內容。
七、考核評估授學分和審驗結果使用
1.繼教培訓學習納入醫院月質量檢查范圍,每月底進行抽檢各
科培訓學習落實情況。未按計劃落實的按醫院質量管理辦法,扣分
上報質管辦。
2.根據需要考核的內容,考核方法可分為筆試、提問或技術操
作,盡可能貼近現場評估的方法并推動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為原則。
并對考核結果進行記錄留存。
3.科教科對參與繼教項目培訓的授課人和學員的授學質量進
行審核,按湖北省衛生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實施細則授予學分。
4.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納入年度審驗,學分審驗不合格人員在申
報職稱晉升時相應減分。附件:
隨州市曾都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分類分級培訓及授分指南
根據《湖北省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和學分登記管理實施細
則》規定和湖北省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平臺使用規范要求,為更好地
開展院科兩級繼教培訓活動,明確繼教活動內容,結合我院實際情
況制定本指南。
一、學分分類
按照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學分分為Ⅰ類和Ⅱ類學分兩類。
㈠ Ⅰ類學分
1、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⑴由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批準并公布的項目。
⑵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申報,由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
公布的項目。
2、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⑴由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批準并公布的項目。
⑵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申報,由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公
布的項目。
⑶中華醫學會、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護理
學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以下簡稱指定社團組織)所
屬各學術團體申報的非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在分別經以上學
(協)會組織評審并批準后,由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統一公布
的項目。
⑷省級學(協)會報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備案的學術
年會。
3、推廣項目
推廣項目是為適應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衛生突發事件
應急培訓,以及面向全體在職衛生人員開展的培訓需要,由各級衛生部門組織和批準的項目(包括現代遠程教育項目)。
㈡ Ⅱ類學分
1、各市州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公布的繼續醫學教育項
目。
2、自學、發表論文、科研立項、單位組織的學術活動等其它
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
二、學分計算方法
㈠ Ⅰ類學分計算方法
1、參加國家級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經考核合格者,按
每 3 小時授予 1 學分;主講人按每小時授予 2 學分。每個項目所
授學分數最多不超過 10 學分。(項目單位)
2、參加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經考核合格者,按每 6
小時授予 1 學分;主講人按每小時授予 1 學分。每個項目所授學分
數最多不超過 6 學分。(項目單位、科教科、項目科室)
3、國家級遠程繼續醫學教育(含計算機網絡繼續醫學教育)
和推廣項目按課件的學時數每 3 小時授予 1 學分。每個項目所授
學分數最多不超過 5 學分。(項目單位)
4、省級學(協)會舉辦的學術年會,每次授予 3 學分。(項目
單位)
㈡ Ⅱ類學分計算方法
1、市(州)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評審公布的項目,按每 6 小
時授予 1 學分;主講人按每小時授予 1 學分。每個項目所授學分數
最多不超過 5 學分。(項目單位、科教科、項目科室)
2、自學筆記:凡自學與本學科專業有關知識,應先定出自學
計劃,經本科室領導同意后執行,寫出綜述,在科室交流,每 2000
字授予 1 學分,每年最多不超過 5 學分。(項目科室)
3、由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或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制定
或指定的教材、雜志、音像、光盤等,由市(州)以上繼續醫學教
育主管部門統一安排進行學習。學習后經市(州)繼續醫學教育主管部門組織考核,按規定的學分標準授予學分。每年最多不超過 5
學分。(項目單位)
4、經單位批準,凡到上一級單位專業進修(含出國培訓)1~
5 個月,經考核合格者,每月授予 5 學分;進修 6 個月及以上,經
考核合格者,視為完成當年規定的 25 學分(不區別Ⅰ、Ⅱ類學分)。
(科教科)
5、在刊物上發表論著和綜述,按以下類別計算學分: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余類推) (作者科室)
國外刊物 10~9 學分
具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或國內統一刊號(CN)的刊物 6~5 學分
省級刊物 5~4 學分
地(市)級刊物 4~3 學分
內部刊物 2~1 學分
6、科研項目(科教科)
已批準的科研項目,在立項當年按以下標準授予學分:
課題類別 課題組成員排序(依此類推)
1 2 3 4 5 6 7
國家級課題 10 9 8 7 6 5 4 學分
省、部級課題 8 7 6 5 4 3 2 學分
市、廳級課題 6 5 4 3 2 1 1 學分
7、出版醫學著作,每編寫 1000 字授予 1 學分。(作者科室)
8、出國考察報告、國內專題調研報告,每 3000 字授予 1 學
分。(作者科室)
9、發表醫學譯文,每 1500 漢字授予 1 學分。(作者科室)
10、由單位組織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技術操作示教、手術
示范、新技術推廣等,每次可授予主講人 2 學分,授予參加者 0.5
學分。參加者全年獲得的該類學分最多不超過 10 學分。(科教科、
項目科室)
11、臨床病理討論會、多科室組織的案例討論會、大查房,每次可授予主講人 1 學分,授予參加者 0.5 學分。參加者全年獲得的
該類學分最多不超過 10 學分。(項目科室)
第 2 項、第 4~11 項由單位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審查授分。
三、學分要求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應完成規定的學分,要求如下:
總分要求
衛生技術人員每年獲得的最低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數不得低于
25 分。以上學分數為Ⅰ、Ⅱ類學分總分,但兩類學分不可相互替代。
休產假者在休假年內應完成最低學分 10 分(不區分Ⅰ、Ⅱ類
學分)。
㈡具體要求
1、醫、技、藥類專業技術人員
中級以上人員每年至少完成省級以上Ⅰ類學分 10 學分,Ⅱ類
學分中的 10~11 項(兩項合計)不超過 10 學分。副高級以上人員
五年內完成國家級Ⅰ類學分最低 10 學分。
初級人員每年至少完成省級以上Ⅰ類學分 8 學分,Ⅱ類學分中
的 10~11 項(兩項合計)不超過 10 學分。
2、護理人員
各級護理人員五年內完成省級Ⅰ類學分 10 學分,副高級以上
人員五年內完成國家級Ⅰ類學分 4 學分,Ⅱ類學分中 10~11 項(兩
項合計)不超過 15 學分。
四、學分登記和考核
㈠各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均需按申報計劃,如期足學時舉辦。
㈡各級繼教項目培訓結束后 7 天內,必須完成在省繼續醫學教
育管理平臺提交審核,并授予學分。
㈢每年查驗上一年的學分登記情況,與市繼教委開展的學分審
驗同步進行。根據省繼教管理平臺記載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
分進行公示。每月檢查科室繼續醫學教育的完成質量和完成學分。㈣不完善之處以省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和學分登記管理實
施細則為準
QQ截圖20220901144605



返回頁頂

鄂ICP備18020427號-1 隨州市烈山大道700號
24小時急救電話:0722-3232999
電話:0722-3314666 傳真:0722-3312842
郵箱:szszdyy2022@163.com 郵編:441300 網站維護
天天操夜夜操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免费国产 男女动态图 亚洲国产人成自久久国产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夕 国产高清一级a片免费视频 色色综合 日韩色视频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