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護理排班模式:
1
全院上班時長及班次名稱不規范、不統一;
2
一個責任護士分管的病人遠超過了8個;
3
責任護士分管病人未體現能級對應;
4
部分科室因急診或搶救導致護理人員加班的時長未納入到加班時長內;
5
護理工作的內容仍存在“以醫囑為中心”的現象。
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要求
以臨床護理工作量為基礎,根據收住患者特點、護理級別比例、床位使用情況對護理人力資源實行彈性調配。
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患者提供醫學照顧、病情觀察、醫療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服務。每個責任護士所分管的患者數不超過8個。
新護理排班模式:
3
全院各班代碼統一;
3
突出以患者為中心的排班模式,重點時段加強人員力量、責任護士分管病人能級對應、保障患者安全,體現優質護理服務;
3
對各班次的時長和工作職責進行規范;
3
各科室可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但需向護理部報備;
3
設置了護士約假專欄,充分體現了對護士的關心關愛。
如下圖所示:


通過實施新的護理排班模式,將時間還給護士、護士還給病人,讓患者所屬感增強、護士責任感增強、患者滿意度提高、薪酬激勵制度更加完善,達到真正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提高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